广州卫计委:向高校「下单」定向培养儿科医生

2016-02-19

  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对妇幼健康服务能力提出了挑战。笔者 17 日从广州市卫计委获悉,2016 年,广州市将启动新一轮的母婴安康行动计划(简称「计划」),其中针对儿科医生普遍紧缺的问题,计划提出,将依托广州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增设儿科专业或委托高校「订单式」定向培养儿科医生。

  户籍孕产妇死亡率比 2010 年下降 71%

  2012—2015 年,广州实施了第一轮母婴安康行动计划,市、区两级财政共投入 6700 多万元。通过第一轮计划的实施,近年来年分娩量均在 22 万以上的广州市全人口、户籍孕产妇、婴幼儿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

  2015 年,广州市户籍孕产妇死亡率为 4.42/10 万、婴儿死亡率为 2.96‰,比 2010 年分别下降 71%、17%,妇女儿童健康水平逐年改善,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为加强妇幼健康服务能力,广州构建了新的区域危重孕产妇和儿童救治体系,市、区两级重症孕产妇、儿童救治中心分别增加到 23 所和 12 所,并将采供血机构、急救医疗指挥中心、120 网络医院纳入了救治网络,建立了市区二级联动响应、专科专病对口转诊的救治「绿色通道」网络。

  2013—2015 年,广州市助产机构共救治危重症孕产妇 8000 多人,救治成功率为 99.15%;救治危重症儿童 43600 多人,救治成功率达 97.55%。

  2014 年全市产科医院剖宫产率下降到 38%,是 2000 年后首次低于 40%,2015 年进一步下降到 35.9%,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针对儿科服务能力,建立了城市大医院对口帮扶基层医疗机构的产儿科的工作机制,培训产儿科等医护人员近 6000 名。市、区两级财政累计投入了近 3400 万元,对基层助产机构产科、儿科紧急救治基本设备进行配置,帮扶基层助产机构儿科专科建设。

  将依托院校增设儿科专业

  为积极应对全面二孩政策,广州 2016 年将启动新一轮母婴安康行动计划。

  针对产科儿科床位紧缺的问题,新一轮计划将推动新建妇女儿童医院或改扩建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引导社会资本举办儿童医院。此外,还将启动儿科等紧缺医疗卫生人才建设专项计划,探索建立基于床位对儿科进行专项补助的补偿机制,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保障人员待遇,促进产儿科可持续发展。

  笔者注意到,其中一大亮点是,针对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广州将依托广州医科大学等医学院校增设儿科专业或委托高校「订单式」定向培养儿科医生。

  不少业内人士都指出,1999 年教育部对《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调整,取消了儿科学专业,事实上切断了儿科医师的稳定来源,成为了儿科医生紧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增设儿科专业,是一个很好的措施,说明政府真的开始重视儿科医生短缺问题。」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副院长龚四堂认为,这一举措能在长期上为儿科医生来源提供保障,很有积极意义。

  不过,他也指出,从开始培养儿科医生到真正在临床上发挥作用,需要 11—12 年的时间。要改善目前的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还需要稳定现有儿科队伍,大力改善儿科医生的执业环境,在待遇上能够体现儿科医生的劳务价值。「不仅要培养新的儿科医生,还要让他们能够留得下来。」

  来源:南方日报

武汉:儿科医生拄拐杖给孩子手... 返回列表 2016 年底前北京市属医院将全...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