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医疗屡禁不止成为不少网民的心头之患。据报道,医院的过度医疗已部分抵消医保的「政策红利」,致使有些医保基金没有「花在刀刃上」,患者的「受益感」被削弱。
网民表示,根治过度医疗亟须制度「归位」,加快完善医疗管理机制,大力深化医疗改革,破除医院医生利益驱动。同时,医保的制度设计也需要改进和完善,约束滥用医保基金的现象。
破除医院利益驱动
不少网民认为,过度医疗作为一种「行业病」,其弊之多,其害之大,值得反思。
「过度医疗犹如一个『无底洞』,不仅吞噬有限的医疗资源,还给国家、社会和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网友「于子茹」说。网友「叹雪」也表示,过度医疗一方面会导致小病大治浪费资源,另一方面会让真正需要帮助的家庭病无所医,主管部门应该动动脑筋,狠刹这股歪风邪气。
「部分医院以药养医、靠患者创收等一些不当做法,恐怕仍然是过度治疗的主要根源。」网民「申国华」指出,「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数据显示,我国医疗费用近几年快速增长,2012 年全国医疗费用达到了 2.9 万亿元,较 2011 年增长了近 20%,有业内人士认为过度医疗直接导致我国医疗费用猛涨。」
约束滥用医保基金
医保制度设计如何完善?网民「唐华」认为,方向之一,就是遏制小病大治、轻病住院、过度检查等等。比如医保在制度设计上应该考虑到,医保卡用得少的,报销比例应高一点,用得多的人,报销比例应该低一些,对于多年不使用医保卡的人,可以奖励做全面体检,从而约束滥用医保基金的现象。
网民「笔语」也指出,医保的制度设计需要改进和完善。现有的制度鼓励患者大量占用医疗资源,因为他如果不用,这个钱就被别人使用。在「不看白不看」的心态下,有人从医院开出大量药品,转手就卖给医院门口收药的药贩。有的检查项目,在门诊上做,医保不报销,或报销比例较低,有些人就先住院再检查,各项检查的报销比例高了,还占用了本来紧张的床位资源。
「给过度治疗戴上『紧箍咒』,既有赖于从宏观着眼,也需从微观着手。只有从实际出发,一项一项抓落实,一锤接着一锤敲,这样的『紧箍咒』也就容易发挥作用,而不至于沦为『稻草人』,从而彻底铲除过度治疗滋生的土壤。」网民「申国华」写到。
来源:经济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