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每一个标本是一个生命。
在艾迪康,有这样一群伙伴,无论刮风下雨、昼夜交替、路途艰辛,平凡的如同日月星辰,但他们却一直用自己勤恳、严谨的态度将每一份标本从医院运回实验室,再将报告及时递交到医生/病人的手中。
物流部是艾迪康最大的服务团队,随着医学检验的发展,检验标本收集和运送是临床检验诊断实验室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部分之一。为了保证检验标本结果的准确性,物流部拥有完善的标本接收运输体系,在他们的工作中,服务永远是核心竞争力,是永恒生命力。
走近物流,探寻行走的力量
全国性连锁化独立医学实验室布局下,冷链物流服务体系的完善构建是发展需要的趋势,在艾迪康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物流体系是如何建设的?
全国物流副总监沈丽平:物流部是艾迪康最大的服务团队,以杭州总部为一级管理中心辐射全国。总部各职能模块权责分明,为子公司物流部提供各项服务支持;宏观调控与现场访查结合,确保每一项指导政策都来源于工作根本。子公司物流部实行中心调控与区域管理相结合,信息通道顺畅,业务高效运转。在艾迪康的服务流程中,物流部是连接客户与公司的重要纽带。
完善的信息化体系:拥有辐射全国的专业物流系统,所有标本采用专用标本接收箱,专车冷藏运输,GPS定位跟踪;手持PDA即时信息传输;温控平台有效温度监控;艾物流APP使前端标本接收、配送与后端标本统计、跟踪更为便捷。
网络辐射布局:杭州总部为全国一级管理中心,17个省会城市为二级管理中心,200个左右三级地级市物流平台,覆盖全国5500多个县市街道、乡镇四级配送终端形成10000个标本接收配送终端。
随着艾迪康第18家子公司--西安医学检验所的成立,业务量提升将为我们的物流体系带来更严峻的考验,能否请您详细谈下目前我们的具体承接能力及优化、发展方向?
全国物流副总监沈丽平:目前我们艾迪康拥有强大的物流网络体系,每一个县、市只要有业务覆盖到的地方都有我们的网络。对于新点公司会提前布局,西安也不例外。
在承载力方面,以杭州、南京为例,日均标本量达到3万例以上,高峰期人均产能达290例/天,整体运作较流畅且紧凑。目前,全国物流人员在1500人左右,未来3-5年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整个队伍可能会突破2000人,同时,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和挑战。
另外,公司拥有强大的信息化系统:扫描双录系统、信息对接系统、手持终端APP,多条路径实现信息即时传输、提高综合服务能力。物流与其他部门共同努力提升公司业绩,互相促进、相辅相成。
目前我们还在完善总部物流架构,提升人员整体素质与基础配套的升级换代。2016年9月CFDA关于发布医疗器械(运输、贮存)管理指南公告中也明确提出,冷藏箱(柜)应能自动调节箱体内温度;保温箱应配备蓄冷(热)剂及隔温装置;运输过程中定时、实时记录温度数据等。
对于配套设备的升级,我们将提升接收箱和信息管理系统。升级GPS实时监控系统,不仅可以时时跟踪标本信息同时切入人员管理,合理安排线路。
在标本温控方面,特别是冷冻标本运输管理,我们使用干冰型冰袋和零度以下的冰板。现在市场上的冷媒产品有很多,时长可达到12-120小时不等。
每一个标本在医院接收时,对每个标本对应检测项目的区分、类型识别、数量核对及标本信息前端输入等环节,我们的物流人员是如何有效处理,并避免错误率发生?
全国物流副总监沈丽平:首先物流部所有新入职人员必须经过本部门和相关部门的专业培训,考核通过后方可上岗。
在标本接收过程中,进行分步解析。包含前期准备工作、中途专业接收、后期配送报告单,每个步骤均有核对环节,我们奉行“三查六对两注意”的接收原则完成每一个标本的接收。工作过程中若发现标本类型不符,性状异常,病理标本核查有状况等,均会向医生提出拒收。若医生坚持送检须注明原因并要求医生签字确认方可接收。
不管天气有多恶劣,在我们的员工中不乏10年以上工作历程的老员工,是什么支持着我们的员工辛苦奉献在这条医学运输的路上?
全国物流副总监沈丽平:绝对的责任感。
小编寄语:在最后的一个问题上,我并没有记录完成。虽然我并未能亲身体会物流人员的辛苦,当我看到沈总监动容的眼泪滴下时,我所为之震撼的已不是感动可以描述。沈总监说到这支团队陪我走过了10年,在这10年之间,我们的团队里还有着从创立开始到至今从未离去的老同事,他们不知多少次的放弃了选择的机会。有些人,家里女儿结婚生子都未曾请假,我们拥有着的就是绝对的责任:每一个标本是一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