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钙素原(PCT)是一种用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鉴别诊断、治疗监控及预后判断的具有创新意义的诊断指标。
当发生严重细菌感染和脓毒症时,血浆PCT异常升高,3~6h即可测得,6~12h达高峰,2~3天恢复正常。广泛用于ICU病房、血液科、肿瘤科、儿科、早产儿及新生儿监护室、外科、内科、器官移植科、急诊科、介入诊断和治疗等。
1、参考范围
健康人群:<0.05 ng/ml;
特殊人群:0.05 ~ 0.3 ng/ml(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
早产儿和新生儿:PCT于出生后24-30小时达其生理性高峰21ng/ml,但平均值仅为2 ng/ml。出生后第三天起,PCT正常参考值同成人。
2、应用说明
PCT选择性地对系统性细菌感染、相似菌感染及原虫感染有反应,而对无菌性炎症和病毒感染无反应或仅有轻度反应。
PCT质量浓度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
注:PCT水平必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判读。应避免脱离患者具体病情而进行判读,并应考虑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性。
- 严重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25 ml/min)的患者,建议使用0.5~1.5ng/ml作为脓毒症的诊断界值。
-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髓样细胞样白血病、B细胞淋巴瘤、何杰金淋巴瘤以及正在进行化疗的儿童患者,建议使用更高的界值(0.5~1 ng/ml)诊断脓毒症。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合并感染时,PCT的诱导受到抑制而仅轻度增高。因此建议使用较低的界值来评估此类患者是否合并细菌感染(0.1~0.25 ng/ml)。
01细菌感染
细菌性肺炎患者的PCT水平高于病毒、不典型病原体(军团菌除外)和结核菌导致的肺炎。但不是所有的细菌性肺炎患者PCT水平都增高,因此PCT正常或轻度增高不能排除细菌性肺炎。
呼吸道感染患者PCT水平的临床意义和处置建议
注:(1)对于入院时已经服用抗生素的患者,PCT< 0. 25 ng/ml建议停用已经使用的抗生素。(2)如果与基线值比较,PCT质量浓度下降80%以上,建议停用抗生素。下降90%,强烈建议停用抗生素。
此外,PCT还可以用于诊断细菌性心内膜炎、细菌性脑膜炎、细菌性腹膜炎等,与相应的局限性或病毒性感染相鉴别。
02病毒性感染
病毒性疾病时PCT不增高或仅轻度增高,一般不会超过1~2 ng/ml。
03真菌感染
▌与真菌感染的类型有关:侵袭性真菌感染时PCT可以增高,局灶性真菌感染PCT很少增高,尤其免疫抑制及中性粒细胞减少合并真菌感染时患者的PCT不升高。因此PCT对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有限。
▌已经确诊的真菌感染患者,PCT的变化趋势可以作为治疗监测的指标。
▌长时间抗生素治疗后PCT不能回复到正常范围的感染患者需要考虑合并真菌感染的可能。
04以下情况推荐定期检测PCT
3、非感染性升高的情况
除了细菌感染之外,还有很多疾病会导致PCT水平增高,但通常都不会超过2 ng/ml,很少达到3 ng/ml。
注: 外科手术和创伤后PCT可升高,一般在术后第1、2天达峰值(可达2 ng/ml),然后迅速降低;胰腺炎患者PCT质量浓度的分布范围很宽,与是否合并细菌感染没有必然的联系。
(内容来源于附院检验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