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常见病,目前在上海市成年人中的发病率超过10%,肺结核疫情虽然得到了较好地控制,本市每年仍然有7000个左右的病例发病。众所周知前者是内分泌代谢疾病,后者是肺科/呼吸内科的传染性疾病,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疾病,其实却是关系密切的伴发疾病。
研究表明,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的患病率是非糖尿病人的4倍至8倍。当前,我国是世界糖尿病第一大国,同时又是世界第三大结核病高负担国家,所以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是两个大圈重合的交集也必然不会小。而两病并发相互影响,使得治疗难度大、预后差,后果不可小觑。
首先,糖尿病患者易患肺结核: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体内代谢紊乱,高血糖和高甘油三酯有利于结核菌生长,加之蛋白质合成减少,分解增多,使体内免疫球蛋白降低,同时胡萝卜素转化为维生素A功能下降,而维生素A是保护肺泡与支气管粘膜的重要物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不仅使肺泡与支气管粘膜血液供应减少,还使氧气吸收困难,这一切都为结核菌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培养基。
其次,肺结核患者又易患糖尿病:肺结核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不仅增加胰岛素的需求量,同时又降低胰岛素受体功能,以致胰岛素不能发挥正常生理作用;再者,结核菌毒素,可侵犯胰腺,使其分泌功能降低,这都可引起血糖升高,而某些抗结核药,可干扰血糖代谢,使血糖升高。
再者,两病合并治疗难度加大:饮食方面糖尿病需加强控制而肺结核则需更好地营业支持以利于组织修复;用药方面两病合并必然服用较单发疾病的药物种类,肝肾负担势必加重,而糖尿病患者的脂肪肝、肾功能受累颇为常见,因此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几率较高,对结核病的治疗形成掣肘,某些抗结核药,可干扰血糖代谢,引起血糖波动不利于糖尿病的控制。
对于两病合并最重要的是要早发现、早治疗。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持续两周以上咳嗽、咯痰(不论白痰、黄痰与有无血液),或持续4周以上盗汗、过午发热、无原因消瘦,即可能是结核中毒症状,应引起注意。在生活方式与药物治疗未改变的情况下,血糖控制不满意时,应进行胸部放射检查。同样,肺结核患者在生活习惯与治疗未改变的情况下,若出现病情加剧,或虽正规治疗病情却不见好转,痰中结核菌久治不消,尤其是中老年患者,应及时监测血糖。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一般结核病发病隐匿,但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时可能发病急剧,高热、剧咳、多痰,所以易被误诊为肺炎;而老年患者则可能截然不同,不仅是两病的高发年龄,又是症状多变的年龄组,有报告显示近半数患者无明显症状,更应提高警惕,建议每年胸部放射检查。一旦确定有两病并发,则需在两个科室的专科医生指导下进行针对性治疗,只要早期发现且血糖控制得好,肺结核的治疗效果与单发肺结核相近。
(内容来源于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张祖荣,TSPOT整理编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