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它对疾病的治疗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是,对于临床检验,它却是多种物质测定的干扰者,这是因为它的化学结构和化学性质特殊缘故。
抗坏血酸干扰临床检验的机制:主要是因为其本身具有三个特性,其一是强还原性,它可干扰与氧化还原反应有关的许多反应。如:使班氏尿糖定性试验呈假阳性,使酶法测定葡萄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的结果下降,对血尿酸的酶法测定呈负干扰,而对血尿酸的磷钨酸法测定呈正干扰。其二是具有弱酸性可竞争尿胆原的排泄,使尿胆原下降。其三是其药理特性,如: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
抗坏血酸对临床检验的影响
检验项目 | 影响性质 | 影响机制 |
血清胆红素 | 升高 | 干扰反应程序 |
血清胆固醇 | 下降 | 药理特性并干扰试验 |
血清肌酐 | 升高 | 干扰试验 |
血清葡萄糖 | 下降 | 干扰试验 |
尿葡萄糖 | 升高或下降 | 班氏法升高 氧化酶法下降 |
血清乳酸脱氢酶 | 下降 | 干扰试验 |
粪潜血 | 假阴性 | 干扰试验 |
血浆凝血酶原时间 | 减少 | 可缩短抗凝剂作用 |
血清甘油三酯 | 下降 | 对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降低作用 |
血清尿酸 | 升高或下降 | 磷钨酸法升高 酶法下降 |
尿血红蛋白 | 下降 | 抑制愈创木酚法 |
尿胆原 | 下降 | 低PH值时减少排泄 |
尿17-酮类固醇 | 升高 | 影响间二硝基苯法 |
尿17-羟类固醇 | 升高 | 干扰试验 |
总之,抗坏血酸对检验的干扰是广泛的,其中对有的检验项目只须治疗浓度就可干扰,如胆红素、尿糖等。因此,临床检验时应特别注意其影响,这是实验室全面质量管理中应非常重视的问题。
(内容整理于中华检验医学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版权和荣誉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