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离退休人员的综合补助的发放,长期存在「一市两制」的弊端。深圳市人社局昨日透露,将进一步完善财政对公立医院补助机制,努力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推动公立医院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其公益性。
长期以来,深圳市离退休人员综合补助的发放存在着「一市两制」的弊端,即市直机关及全额核拨单位的离退休人员的综合补助由市财政核拨解决,而差额核拨的退休人员由所在单位自行解决。因经费渠道不同而长期出现两种体制,对差额核拨单位的退休人员来说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以深圳市医管中心为例,其 10 家直属公立医院均为差额核拨事业单位,截至 2015 年 2 月底,共有退休人员 2222 人,10 家直属公立医院每年应自筹综合补助 1 .2 亿元左右,极大增加各医院经济负担。从 2014 年 7 月起,离退休人员人均再次提高 1666 元左右的综合补助。据了解,目前只有少数单位通过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得以落实。而在多数单位综合补助无法落实,导致部分退休人员有怨言。
据了解,目前社保部门承担退休人员的人头经费约占 47%,而各医院承担人头经费约占 53%,出现严重倒挂现象。为此,去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邱晨曾建议,妥善解决直属差额核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最直接、最关心、最现实的综合补助问题。综合补助应从市财政列支,执行的标准和时间与全额核拨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相衔接。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