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疗卫生机构超万家 多点执业注册医师达 8177 人

2016-01-19

  自 2011 年起启动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北京多点执业注册医师数持续增长,截至 2015 年 11 月底累计注册人数达 8177 人,其中注册的第二执业地点 40% 为民营医院,20% 为基层医疗机构,为民众就医提供了更多选择。这是北京市卫计委委员、新闻发言人高小俊在今天举行的回顾「十二五」期间北京市卫生计生事业发展成果发布会上透露的。

  北京医疗卫生机构超万家

  他表示,近 5 年,北京医疗卫生服务资源进一步增加。到 2015 年 11 月,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数 10305 家,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8.35%,其中有三级医院 89 家、二级医院 147 家、一级医院 600 家;医院实有床位数量 111653 张,增长 17.86%;注册护士 71362 人,增长 31.8%;到 2014 年底,执业 (助理) 医师人数 89590 人,增长 23.2%。

  随着医师多点执业的全面推进,北京有越来越多的医师选择了自己的第二执业地点。他介绍,北京自 2011 年起启动医师多点执业试点工作,并于 2014 年修订发布新的《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目前北京执业医师有八万多名,截至 2015 年 11 月底,全市医师多点执业注册数累计达 8000 多人。据统计,注册的第二执业地点 40% 为民营医院,20% 为基层医疗机构,为民众就医提供了更多选择。

  北京私立医疗机构增加四成

  为了满足患者多层次的需求,北京始终鼓励社会资本办医。2014 年,全市共有私立医疗机构 3936 家,比「十一五」期末增加 1184 家,增长 43.02%,占全市医疗机构的比例从 34% 增加至 39%;床位数 20785 张,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83.74%,占全市医疗机构床位的比例从过去的 12.18% 增长到 18.93%;执业 (助理) 医师 18113 名,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40.96%,占全市医疗机构执业 (助理) 医师的比例从 19.93% 到 22.97%;

  目前,北京私立医疗机构中,注册护士共 16710 名,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69.96%,占全市医疗机构注册护士的比例从 14.71% 增加到 18.94%;诊疗人次 2406.2 万人次,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65.37%,占全市医疗机构总诊疗人次的比例从 10.27% 到 11.22%;出院人数 13.7 万人次,比「十一五」期末增长 110.21%,占全市医疗机构出院人次的比例从 7.51% 增加到 10.71%。

  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全面建立

  高小俊表示,从 2011 年建立全市预约挂号统一平台起到 2015 年,北京实现了 1 个电话号码和预约网站面向公众提供预约服务、预约服务零收费、3 个月预约期的管理目标,建立了门诊预约诊疗服务模式,重点推行了分时段预约、实名制预约、全号段全号源预约、复诊预约和知名专家层级诊疗等多项预约诊疗服务新举措。

  数据显示,到 2015 年,共有 146 家医院接入平台提供预约挂号服务,有 93 家医院把双休日普通门诊纳入预约挂号统一平台,全市三级医院的整体预约就诊比例达到 40% 左右,复诊预约比例达到 60% 左右。

  保障和对口支援国内外

  高小俊透露,「十二五」期间,北京完成了 APEC 会议、世界田径锦标赛、9·3 阅兵医疗保障和重大灾害救援任务;卫生计生对口支援 8 个省 (市)56 个县 (旗) 市。

  此外,「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积极开展卫生援外工作,先后派出多批次医疗专家 126 人次,赴几内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展卫生援外和光明行义诊活动,特别是 2015 年西非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蔓延后,北京市派出 6 批 12 人次公共卫生专家组,与第 23 批、24 批援几内亚医疗队共同开展疫情防控,实现零感染的目标,得到了几内亚总统颁发的奖状。

  来源:中新网

我经历过的一次“主动脉夹层”... 返回列表 美国本土首次确诊寨卡感染病例...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