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医院门诊明年将禁抗生素输液

2015-11-17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江苏在全国率先全面叫停二级以上医院门诊静脉输液,江苏省卫计委要求,除了儿童医院,明年的 7 月 1 日起,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抗生素输液;明年年底前,门诊全面停止静脉输液。而这一措施的目的就是要把普通疾病的患者引到社区医院。

  但记者走访时发现,大医院和社区医院的输液室确实是冷热不均、差别很大。但叫停二级以上医院门诊静脉输液,也引发一些担忧和顾虑。比如,门诊不给输液,会不会导致想输液的患者一窝蜂去挂急诊呢?把普通患者引向社区,社区医院真的准备好了吗?

  南京建邺区沙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输液室共有 30 个座位,上午 9 点半,前来输液的只有 5 个人。他们的年龄段在 60 到 82 岁之间,以脑梗等慢病患者和感冒发烧患者居多。

  护理科主管护士狄向珍说,肯定有空余,轮流来的,前面走了,后面来了。差不多二十多个一天,上午比较多一点,下午大概七八个,有时候五六个。

  和社区医院的冷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市中医院输液室的人声鼎沸。62 个输液座位被坐得满满当当。一位市民说:之所以要到大医院,还是因为对社区医院不放心。

  市民说,爱人有一次在建邺医院挂了个左克,含青霉素,人打休克了,人事不知,最后抢救过来的。

  记者走访发现,南京各个大医院输液室还是人满为患,然而,社区医院的输液室病人却寥寥无几。叫停二级以上医院门诊静脉输液,以此来抑制抗生素滥用、分流患者到社区医院,真的有效吗?南京某三级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对这种「一刀切」的做法提出了自己的担忧。

  外科医师认为,吊水不一定都是吊抗生素,这个规定一刀切,抗生素不给吊,那门诊其他水呢?想想看,人家正常来看病,需要吊水,门诊为什么不给人家挂呢?门诊不给吊,人家肯定要到急诊,自己挂个急诊号。

  除了担心患者会一窝蜂挂急诊之外,一些确实需要挂水的患者因门诊无法挂水,再转急诊,会不会延误治疗?转来转去患者会不会有意见?这位医生认为,抗生素的使用要限制没有错,但该不该用,应由医生判断,医院可通过考核用量等方式来管理。

  外科医师表示,讲老实话,还是根据医生走,根据病情需要,该怎么弄怎么弄,医生来掌握。

  在建邺区沙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位患者表示,他们老年患者也不想挤到大医院去,但不少问题没法在社区医院解决。比如配药,社区医院大多是基本用药,品种太少,他们不得不走更远的路,跑到大医院去。

  患者告诉记者,社区医院药不全是个最大的问题。既然上面要减轻大医院负担,药要全一点。叫病人到社区来,社区又没有药,自然就要往大医院跑。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约有 20 万人死于输液不良反应。正是基于输液存在的风险,尤其是抗生素被大量使用,江苏省才叫停二级以上医院门诊抗生素的输液,但社区医院却不受限制,那么这会不会导致社区医院抗生素使用率不降反升?社区医院又是否有能力及时应对这些患者?这些担忧和顾虑又该如何排解?记者为此也采访了医疗机构内的专业人士。

  南京中华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王健医生表示,到小医院也不能随便挂到抗生素。要强调合理用药、合理输液的问题。如果没有治疗的适应症,这种服务还是不能提供的。

  至于大量患者将被分流到社区医院的问题,南京同仁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倪素兰说,设备配置和人员培训这两方面的工作从现在就应该启动了。目前社区医院挂水的座位,普遍在二十多到五六十之间,一般一个护士配药一个护士挂水,基本就能满足目前需求。大医院门诊挂水停止,病人增长一旦超过一倍以上,极有可能会出现挂水患者「堵车」现象。

  倪素兰介绍称,25 张,一天的输液量在 20 人左右。在目前的情况下再增加一倍病人,还是可以应付的。但如果再增加的话,医务人员就不够了,医疗风险就非常大。在病人的急救措施上,可能还需要加强。

  来源:央广网

美媒评中国器官移植窘境:病人... 返回列表 中国医生的六宗“最”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