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起,南京地区部队、省属、市属的 57 家公立医院将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药价普降 15%,医疗服务价格有升有降,患者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
31 日零时起,南京地区城市公立医院医药价格综合改革正式启动。部队、省属、市属的 57 家医院将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此次改革中,药品、部分检验、检查项目价格将下调;此前价格明显偏低的部分病理检查、手术价格将上调。据悉,因价格调整有升有降,有的不调整,患者就医负担总体不增加。
为什么改
以药补医矛盾突出个别医院「药占比」超 60%
一直以来,由于政府补偿不到位,药品加成成为公立医院主要收入来源,导致药占比一直居高不下,综合性公立医院药占比高达 45% 左右,个别区级公立医院药占比超过 60%,「大处方」「大检查」屡现,「以药补医」的矛盾日益突出。所谓药占比,即病人看病过程中,药费占总花费的比例。
「破除以药补医机制是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的突破口。」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破除以药补医机制,首先必须取消药品加成,将公立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 3 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并同步实行综合改革,使公立医院真正回归到公益性轨道。
改革核心是什么
所有药品降价 15% 医疗服务价格同步调整
按照南京医改路线图,省属、部队医院、市属、厂矿医院等列入改革范畴的 57 家城市公立医院都按照同一标准进行。并于 31 日零时起同步实施药品零差率销售和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参改的医院中共有三级医院 22 家,二级及其他医院 35 家,其中部属医院 2 家,省属医院 8 家,部队医院 6 家,市属医院 12 家,区属医院 8 家,企事业医院 6 家,以及去年已实施改革的 15 家区级医院。
所有参改医院取消药品加成 (中药饮片、医院制剂除外),实行零差率销售。改革前,城市公立医院销售药品的差价以实际购进价为基础,售价不超过 15% 的加价率;实际购进价 500 元及以上的,加价额不得超过 75 元。而明天起,医院卖出的药品价格将普降 15%。与此同时,医疗服务价格进行相应调整。
「我是多年高血压老患者,每个月服用药物加起来有 500 多块钱,现在下降 15%,意味着每月可省 80 块钱左右。」住在卡子门附近的沈奶奶说,以前她都是 3 个月的药一起买,最近几个月都是一个月一个月买,就等着医改启动。
医疗服务价格怎么调
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升了,部分检查检验费降了
「医疗服务价格有升有降,有的不调整,患者负担总体不增加。」市医改办负责人说,我市现行医疗服务价格是 2005 年制定的,十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及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成本不断增加,体现医护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明显偏低。另一方面,由于生产技术的进步,原材料价格下降,检验和大型设备检查项目价格偏高。
诊察费上涨,到大医院看主任医师需要 35 元
记者注意到,设立诊察费是这次医疗服务价格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挂号费、急诊挂号费项目全部纳入其中。经过调整,鼓楼医院、省人民医院等三级医院的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的诊察费分别为:12 元、22 元、35 元;二级医院相应等级的门诊诊察费分别调整为 10 元、15 元、25 元。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认为,近年来物价和劳动力成本不断上涨,但医生诊疗服务价格一直没变,作这样的调整是在体现医院公益性同时,让医务人员劳动价值得到适当体现。
手术费上涨,心脏移植等高难度手术最高涨 75%
此次改革中,部分病理检查和手术项目等价格将提高,其中,为鼓励高等级医院开展疑难复杂手术,四级手术提价幅度达到 75%,六岁以下儿童手术项目加收 20%。
据了解,四级手术为手术分级中的最高等级,多为难度较高、技巧性大、新开展的复杂手术。哪些手术属于这一范畴我市尚未明确,将由主管部门和医疗专家共同认定。「每一个专科都会有四级手术,如心胸外科的心脏移植,眼科的视网膜脱落修复等。」市第一医院副院长赵太宏告诉记者。
南京儿童医院医务处主任田曼介绍,六岁以下儿童手术项目加收 20% 此前就有,2003 年价格改革中这一加收被取消,所有儿童手术参照成人标准收费,「殊不知,6 岁以下儿童手术较成年人同类手术要难得多,这部分儿童生理机能没有完全发育,手术、麻醉及术后管理的风险都很大,加收 20% 合情合理。」
而为鼓励公立医院发展传统中医技术,针灸等传统中医服务价格也将上涨。
15 个项目取消收费,做一次 CT 少花 200 元
除了药品价格下降,不少医疗服务项目价格也降低。将重点降低部分检验项目、磁共振扫描 (MRI)、X 线计算机体层 (CT) 扫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和部分以设备为主的辅助操作项目价格。同时取消螺旋 CT 超层费、无陪护理等 15 个项目。
据悉,各大医院 CT 有的是 32 层,有的 64 层。收费是以 32 层 CT 价格为基数,不同层次进行相应加价,最多加价为 200 元,改革后,该项加价不再收取,这意味着做一次 CT 最多可少花 200 元。
病房没有等级,按每间床位数定价,特需病房不超 10%
我市医改提出,将改进病房床位费管理,不再区分病房等级,按每间病房的床位数定价,其中城市三级公立医院单间、套间病房床位实行市场调节。
省中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一直以来,我市各大医院床位按一、二、三等收费,分别为 50 元 / 天、35 元 / 天和 25 元 / 天,医院提供给患者的多为二等、三等病房。改革之后,按床位数定价,如 3 张床位的病房,每张床位的收费达到 40 元左右,「看起来价格上调了 15 元,但此前 6 元 / 天的降温取暖费已经取消,实际上涨价格只有 9 元。这是历经 10 年的调整。」
另外,按照要求,特需病房床位比不超过总开放床位数的 10%,公立医院一级、二级、三级无陪护理、家庭式陪伴待产等特需医疗服务项目全部取消。
如何让患者负担不增加
医保支付标准上调 12 元诊察费医保支付 9 元涉及特殊群体的价格不调整
据测算,这次改革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次均费用有所减少,但也有部分患者因治疗方式、个性化需求的差异、药占比低等原因,个人负担会有所增加,如口腔治疗等。
为不增加患者负担,部分项目上调价格后,医保基金支付标准也进行了相应调整。「就患者最直观的项目门诊诊察费而言,南京标准目前为全省最高。」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介绍,31 日起,在二、三级公立医院就诊的急诊诊察费、西医诊察费,医保统筹基金支付标准分别提高至 8 元 / 次、9 元 / 次,超出部分个人自理。例如,在三级医院,普通诊察费为 12 元,其中医保基金支付 9 元,患者个人只需掏 3 元。
对于只取药及慢性病病人定期检查、不需另外提供新的治疗方案的,在二、三级公立医院就诊的,分别按 1 元 / 次、2 元 / 次标准收取,参保患者只需自理 0.5 元 / 次、1 元 / 次。
据悉,涉及特殊群体的价格将不调整,如放射治疗、腹膜透析、血液透析等。据统计,不调整项目达 1706 项。对惠民对象仍维持「五免五减半三优惠」政策。
统计显示,医疗服务价格调整后,总体上能够补偿药品加成差额的 77% 左右,不足部分通过增加政府投入解决。「新增的 4 家医疗中心投资规模超过 100 亿,全部由市政府负责建设,建成后交卫生部门管理。市财政安排预算资金 1 亿元,专项用于偿还医院的项目贷款。全市 2015 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经费和新农合筹资标准分别提高到 60 元、750 元,均为全省最高。」相关负责人介绍。
增加政府投入的同时,我市也将通过加强公立医院内部管理严控费用。将通过控制「药占比」「百元医疗收入耗材占比」,实施「单病种临床路径」等措施遏制公立医院医药费用的不合理增长。另外,还将建立以公立医院服务数量、质量、效率和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绩效考核机制,绩效考核不与业务收入挂钩,评价结果作为财政投入、医保支付、院长绩效考核等的重要依据。
如何让基层留住病人
基层医务人员将实行「区管院用」,家庭病床每月医保支付上限翻了近 3 倍
一直以来,因分级诊疗体系尚未有效构建,无论是疑难杂症,还是普通感冒发烧,患者习惯于跑大医院,导致大医院人满为患。
为改变这一状态,南京将通过组织二三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组建纵向的「网格化」医疗联合体,南京地区省部属、军队及市属三级医院打破隶属限制,至少参加一个医联体,基层医疗机构全部加入医联体。
我市还将创新探索基层医务人员「区管院用」。即,将区域内新招聘的医学生人事关系集中到具备资质的区级卫生人才服务机构管理,由区级卫生部门按照竞聘上岗、积分选岗、双向选择等方式,安排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
「现阶段,新毕业的大学生都千方百计留在城市医院,乡、村医疗机构不仅招不到人流失还很严重,最重要的原因是身份和待遇问题。如果全部统一管理,大家同身份同待遇就可以随意调配,基层招人难、留人难、水平提高难的局面就会得到彻底改变。」高淳卫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对这样的改革,基层甚是期盼。
而近年来,为缓解大医院「一床难求」局面,我市鼓励医疗机构发展家庭病床,「病人报销有限,基层医生上门服务收入有限,这项工作一直停滞不前。」市医改办相关负责人说,为吸引慢性病人在社区就医,我市进一步调整完善了家庭病床的有关政策,取消了家庭病床起付标准,家庭病床的医保基金支付上限由每季度 1500 元提高至每月 1350 元。
另外,结合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我市将积极探索家庭医生个性化签约服务等。
来源: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