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提高诊疗费,诊金终于够买碗面了!

2015-10-28


导读:以“挂号费”这三个字来命名医生的诊查费,其实是对医生们的侮辱!这三个字的存在就是我们长期不尊重医生劳动价值的见证!

 

  据中国之声消息,10月28日, 苏州市所有公立医院将率先全面实施药品“零差价”,降低大型设备检查费用等;同时将提高诊疗费、护理等综合服务类项目以及手术项目的价格。而且这一改革将很快在江苏省各市陆续开展。


  怎么个提法呢?据介绍,以大家较为关注的诊费为例,改革后,苏州市二类医院普通门诊诊疗费提高到每次10块钱,副主任医师每次15块钱,主任医师每次25块钱;三类医院再做相应提高,普通门诊、副主任、主任分别是12块、22块和35块每次。


  看到这里,界哥很想感叹一句:诊金终于够买碗面钱了!


  为啥界哥不愿叫挂号费呢?界哥今天就是要和诸位唠唠“挂号费”的前世今生,并希望将其打入十八层地狱。


  挂号费到底是个啥?先问一下度娘。百科是这样解释的:挂号费,相对于内科大夫来说,就是内科大夫的诊断费,是内科大夫为你做了咨询和诊断服务的一次费用。而相对于五官科或外科大夫来说,还要交另外几元的诊疗费,也就是简单的检查费。


  度娘还做了进一步解释:中国医生的挂号费,具有福利性质,数目上它无法和律师等的咨询费相比,所以有一定的福利性,但对于国家不拨财政资金的医院来说,不足的费用是由医院来承担的。


  虽然度娘的解释常不靠谱,但是就挂号费的一些解释还是比较有趣的,比如说中国医生的挂号费相当于诊断费,比如说其有福利性质。


  首先“相当”这个词就用得非常准确,因为事实就是如此。挂号费怎么能叫诊断费呢?但长期以来咱们的挂号费就是相当于诊断费。


  那么这个畸形的制度是怎么来的呢?这还要从几十年前的公私合营说起。


  总所周知,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除了皇宫里的太医院算是公立医院之外(当然这个公立医院只搞特许医疗),医院、医馆、诊所大都是私立的,目前中东部大城市我们一般叫得上名字的大医院基本上都是西方传教士创办的,性质也基本都是私立的。


  直到解放后,公私合营下来,所有的医院都成了公立医院,医生和教师一样,拿起了固定工资,成为了单位人。


  既然工资国家已经支付了,那么给患者看病,医生自然不再收取诊断费用,治疗费用涉及医护的劳务也基本上被忽略或严重低估。


  那么挂号费是咋来的呢?实际上就是进医院办门诊手续的手续费,其中含有挂号人员的劳动成本、以及病历本成本等。反正可以明确地说,虽然患者是来看医生的,但挂号费和医生的劳动价值基本上是没有的关系。


  而且正如度娘解释的那样,在计划经济年代,挂号费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就是一种福利性质,看病不要钱,拿药才要钱。


  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地正常,但当市场经济的大潮冲来时,医生诊疗费被忽略或严重低估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废除以药养医畸形体制、尊重医生劳动价值、提高医疗服务价格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怎么提高呢?有关部门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挂号费。因此我们看到,近些年,不少医院的挂号费是有提升的,比如2元钱挂号费的医院已经越来越少,基本上都调整到了8元到10元左右,医生们也可以从中分一杯羹,虽依然可以忽略不计,不够买一碗面钱。


  于是在新一轮取消药品加成的医改运动中,挂号费提高幅度有了明显加大,比如江苏、浙江、以及上海新建的郊区三级医院,挂号费都达到了十几元至几十元。


  但界哥想求求搞医改的官员们,医改不要再在挂号费上做文章了,能不能给挂号费换个名称?


  因为在界哥看来,以“挂号费”这三个字来命名医生的诊查费,其实是对医生们的侮辱!这三个字的存在就是我们长期不尊重医生劳动价值的见证!


  再说,以“挂号费”这个名称提高医生诊查费用的改革有前途吗?有关部门敢把挂号费提到200、300元吗?不敢!挂个号收几百块?开玩笑!


  不妨可以看看北京怎么做。北京试点的改革,将医院药品加成、挂号费和诊疗费统统取消,设医事服务费,并分级定价:普通门诊、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知名专家门诊的医事服务费标准分别为42元、60元、80元、100元,其中医保患者可报销40元。


  且不说这几十块、上百块的医事服务费能不能完全体现医生的劳动价值,最起码“医事服务费”这个名称好听多了,至少不再包含侮辱医护劳动价值的成分。


  而且会给民众一个明确地提示,免诊金的“挂号费时代”要过去了!尊重医生劳动价值的时代来了!而这对于未来进一步提高诊疗费是大有裨益的。

 

作者:焦巨

 

大连:年底前预约转诊占公立医... 返回列表 基层医生职称怎么评定才靠谱?

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 © 版权所有 法律声明 浙ICP备07020270号-1 浙公网安备330106020092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