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全国卫生系统最高荣誉「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004 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作为抗击非典一战成名的专家,在钟南山身上有着许许多多的头衔。
但在自己的传记《钟南山传》的一开头,钟南山就写下了一句话:「其实,我不过就是一个看病的大夫。」
「我从来主张医生应该这样:医德好,最重要的是能解决问题。」钟南山认为,医生对病人态度好的最大好处是可以获得病人的信任,这样病人才会合作,「一方面会提供很真实的情况,另外一方面会依从医生,你让他吃药他就一定会吃,不会怀疑,因为他信任你。」病人一旦信任医生,就会把自己都交给医生,这个时候,治疗就容易得多了。
钟南山认为,医生的态度能够决定病人的病情,「不是说医生见到病人要笑嘻嘻的,不需要这样。医生对治愈病人有理念和信心,他的言行自然就会体现出来,就会传神地到达病人心里。」
担当
他的两句话影响狙击非典的「战役」
2003 年春天,非典来袭。当时,作为一种连病原体都没搞清楚,却有着致死风险的未知传染疾病,非典已在全社会引发恐慌。危难之际,钟南山挺身而出,说出两句掷地有声的宣言,深刻地影响了整场抗击非典的战役,扭转战局的同时,也为这位时年 67 岁的老医生赢得了全国的关注。
「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
2003 年 3 月 17 日,对于非典肆虐的广东来说是一个堪称「惨烈」的日子。在首例非典患者报告的 3 个月后,广东全省累计报告的非典病例在这一天首次突破 1000 例。紧急关头,钟南山向整个广东的医疗机构喊出:「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这句事后被无数媒体迅速传播的豪言壮语,当时却是十分冒险的,他肩上承担的压力可想而知。「我这里是广东呼吸病专科研究所,不送这儿来,送哪儿去?我应该负责!」所里上上下下的医务人员,都无条件地支持他。重病人是所里的医生和护士自己出去,到各医院接回来的。被抬过来时,有些人已经神志不清,连四肢都是硬邦邦的,身上的衣服只能剪掉。钟南山又紧急呼吁,病情不是极重的病人,也要尽快送来。
在钟南山指挥下,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通过救治多名患者的经验,逐步摸索出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案,降低了危重病人的死亡率,这套方案后来被全国多家医院所采用,成为通用的救治方案。
「我查看过每一个非典病人的口腔」
这是在抗击非典过程中,钟南山曾亲口说出的另外一句经媒体广泛报道并流传的话。没有感受过当年非典带来恐慌气氛的人,也许感受不到这样做的分量。有多位经历过非典的专家都认为,当非典带菌病人,张开口腔与人近距离接触时,传染的危险是十有八九。后来才证实,非典是通过飞沫传染的。
钟南山从一开始就坚持查看每一位病人的喉咙,「作为一个临床大夫,你必须自己深入最实际、最直接的现状中去,掌握最直观的病症。」
在抗击非典的战役中,钟南山之所以能够有把握确认对非典病人的诊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清晰地掌握了病人的症状,使他有足够底气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查看过每一个非典病人的口腔,非典是一个很特别的感染,而不是一个普通的肺部的感染,」他指出了这些病人的特征:咽喉部没有红肿的症状,这一条经验,后来成为了医疗界确诊非典的一条「金科玉律」。
专业
「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病人生命」
2003 年 4 月 10 日,国新办召开新闻发布会向中外记者介绍非典疫情。面对记者不断地尖锐提问:「疫情是否得到了控制?」钟南山终于忍不住了:「什么已经控制,根本没有控制!」「现在怎么治疗没有好办法,特别是还不知道病原。」
「我不太怕讲实话,我觉得我是最有依据的,所以最不怕;还因为我是大夫,而且我正在第一线抢救病人哪。」钟南山后来回忆说,他当时不觉得有什么压力,「我觉得最重要的,是病人的生命,如果可以挽救病人的生命,你再说我其他如何如何,无所谓。」
当非典扩散的时候,医学界对这种疾病的病因,仍没有统一认识。有观点一度认为,非典是由衣原体细菌导致的,也曾按照衣原体肺炎使用抗生素治疗。但这个结论并没有获得一直亲历抗击非典战斗的钟南山院士的认可。钟南山随后在央视《面对面》节目时,面对镜头直言不讳地说:「临床的表现,很难用衣原体的肺炎来解释。第一,衣原体肺炎很少发病这么严重;第二,我们使用了足够剂量治疗衣原体的药物,但一点儿效果都没有。」在这个问题上,钟南山首先选择了尊重事实。
2003 年 4 月 12 日,由钟南山主持的联合攻关组宣布,在广东省的非典患者器官分泌物中分离出两个病毒株,显示冠状病毒的一个变种可能是引发非典型肺炎的主要原因,4 天之后,这一结果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正式确认。
坚持
不是时势造英雄 79 岁仍坚持坐诊
非典这个突发事件,让钟南山脱颖而出,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然而钟南山的老同事,呼研所党支部原书记程东海却从来不认同「时势造英雄」的说法。程东海说,其实在非典之前,在很多患者的心目中,钟南山就是名副其实的好医生,只是一个历史的契机放大了他。
对于钟南山对病人的好,不少记者曾写下过亲眼目睹的细节:钟南山在冬天会用手焐热听诊器,然后再给病人听诊。直到如今,钟南山给病人看病都是主动俯下身,一只手臂托着患者后颈和肩的部位,扶着患者慢慢躺下,等检查完之后,再慢慢扶起来。无论病人是哪种年纪、哪种病情,即使有严重的传染性,钟南山都一视同仁。
2003 年以前,钟南山的坐诊时间都是从中午 1 点到晚上 9 点,一般要看 50 个号,很多在他身边学习的研究生都受不了。
直到现在,79 岁高龄的钟南山仍然坚持每周半天门诊,半天查房,多数时间只看疑难病症。坐诊时,钟南山亲自为病人查体、诊疗的时间,几乎都接近半小时。
来源:成都商报
发布:艾迪康医学检验中心有限公司